首页 > 能源 >正文

项目做在企业里 论文写在产品上

光明日报   |   记者 张士英 热度:
2022-10-11 20:50:01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空间机器人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曹宝石正在为科研任务紧张准备着。

在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现场,工作人员检查光伏发电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空间机器人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曹宝石正在为科研任务紧张准备着。前不久,曹宝石和团队一起圆满完成小机械臂辅助航天员两次出舱的任务。

  回忆起在指挥中心屏幕前听到航天员刘洋感叹“小机械臂动作精准、无须微调”时,曹宝石的内心无比激动,倍感自豪:“这是对我们小臂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倾力付出的最大肯定。”在学校刘宏院士和谢宗武教授的支持下,曹宝石与团队夜以继日,辗转多地,突破了空间站小机械臂地面测试的核心关键技术。

  “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后续的科研任务中,团队将持续聚焦空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方向,重点突破航天领域的‘卡脖子’难题,用更多科技成果助力航天强国建设。”曹宝石说。

  刚结束相关科研项目的视频会议,又要奔赴企业。这个国庆假期,哈尔滨理工大学合金材料研究所青年教师王雷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

  合金材料研究所团队一直致力于核能后处理装备、铁路运输,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相关材料和部件成形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核乏燃料贮运容器材料及制备技术研究,完成的20吨级核乏燃料贮运容器在核潜艇乏燃料后处理上获得了应用,又与中国一重开展了核电用大型核乏燃料容器的研制工作。

  “将项目做在企业里,论文写在产品上。党的二十大就要召开了,作为科研工作者,我要加快科研攻关的步伐,用团队丰硕的科研成果迎接大会的胜利召开。”王雷说。

  “即便突发疫情,也没有影响我和团队的科研进程。面对油气田开发地质的关键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孙雨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及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全力攻关,破解高含水油田开发地质理论与剩余油分布预测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孙雨说,“我将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