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 >正文

民权农场蝶变记

河南日报   |   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热度:
2024-06-04 11:00:50

5月28日,走进位于黄河故道腹地的民权农场,广袤的田野间,金黄色的麦穗翻着细浪,籽粒饱满的小麦即将颗粒归仓。

民权农场林茂粮丰,果香四溢。

民权农场人员查看育种试验田。

民权农场育好种推进种业振兴。 本栏图片均为民权农场提供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70年前,民权黄河故道上,“大风一起,飞沙蔽日”的沙荒盐碱地上,寸草不生;1954年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建立,一代代农场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将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沃土,现在的民权农场已然林茂粮丰、果香四溢。

  走进新时代,乘着企业改革转型的浪潮,如今的民权农场人依靠科技支撑,依托农场现有农作物良种“育繁推”厚实基础,以及近郊分场特色果蔬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企合作、校企合作,向着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力强的“四强”农垦企业挺进。

  沙荒盐碱土变良田沃土

  风吹麦浪,丰收在望。5月28日,走进位于黄河故道腹地的民权农场,广袤的田野间,金黄色的麦穗翻着细浪,籽粒饱满的小麦即将颗粒归仓。

  “看这小麦长势多好,麦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民权农场场长祝学强感慨地说,“看着眼前的麦田,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不毛之地。”

  100多年前,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留下千里黄河故道和绵延沙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改变黄河故道“良田变成沙固堆,鸟鹊无栖乱投飞”的面貌,招纳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组建农林场垦荒。1954年,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诞生,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扛起豫东良种繁育重任,发展农业生产。历经70年,一代代民权农场人在这片沙荒盐碱地上扎根,战风沙,斗盐碱,挖淤泥,搭草棚,住地窖,发挥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用辛勤和汗水,将这片土地浇灌成良田果园。

  如今的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道路平坦通畅。农场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在民权农场薪火相传。

  育好种推进种业振兴

  在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河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正在查看新品种小麦长势,并进行“麦田+牛至”套种实验。

  “作为我省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良种繁育是民权农场的支柱产业。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展示小麦新品种60多个,筛选出20多个适宜高产种植的新品种,为商丘市及周边地市农业生产良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种业来源和数据支撑。此外,开展冬小麦高质量耕种技术、牛至高质量管理技术、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治等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种业振兴。”祝学强说。

  绷紧粮食安全弦,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抢抓农时农事、强化技术服务,切实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同时,农场在种业发展方面定位于“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之路,依托“商麦”系列良种繁育基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新品种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培育多抗广适,稳产高产作物种子,并积极与滑丰种业、安徽华成种业、国鑫种业等多家种业企业合作,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优化合作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成的王岗分场、后园分场仓储中心的基础上,民权农场高标准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前园仓储中心,并对种子仓库及加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更新换代,硬化晒场3700平方米,解决了群众卖粮、运粮、储粮难题,提高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民权县政府联合申报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监测管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调结构、重品种为指导,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做好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强做长产业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全场经济发展。

  2023年,民权农场共计收获夏粮8000余亩,其中,夏粮主力小麦种子田收获4500亩,玉米种植面积5000亩,花生种植面积2000亩,农场果蔬面积3100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农业

  在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智慧大厦的豫东综合实验站,记者看到数名工人正在安装科研仪器。这是一个集试验示范田、科研实验室、办公室、食宿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站,面积3200平方米。

  “新时代农场人不再是‘一把锄头一脚泥’的模样了,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托科学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民权农场党委书记王西城说。

  新时代新形象新作为。为夯实农场发展之基,民权农场开展公司制改革,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借鉴外地经验、制定实施方案等方式,稳步推进了公司制改革各项工作,农场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农场环境日渐改善,农场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抢抓机遇,在科技重助农上持续发力。

  民权农场率先开拓科企合作新局面,依托商丘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2023年4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签订《科企融合发展协议》,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商丘综合实验站新建实验室、宿舍楼,并组建农田绿色发展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有10名博士、5名硕士及3名在读研究生,开展共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商丘实验站(商丘绿色站)的深入合作,为商丘“豫东粮仓”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与此同时,民权农场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高标准建设豫东现代农业综合实验站,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照“专家团队入驻、科研项目入驻、研究生入驻”建站原则,已组建小麦育种、小麦栽培、玉米育种、玉米栽培、中药材等5个专家团队进驻实验站,提升企业科研实力,引领农场未来发展。

  百尺竿头思更进,催马扬鞭再出发。王西城表示:“民权农场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种业发展,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动三产融合。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现有示范基地、豫东综合实验站等科研平台,推进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新时期农垦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施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和灌溉等技术,全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特色农产品种植、生态农业种植等模式探索,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力争实现推进亩产粮食一吨半目标。进一步推广粮食作物+牛至中药材合作技术,实现每亩田地综合经济效益达到万元以上,切实增加职工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绘就‘种业强、农场美、职工富’的美丽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丘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