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文明花开香四溢 文明校园满庭芳——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河南日报   |   冯军福 褚海洁 热度:
2022-04-22 16:45:46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校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土,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成就未来的殿堂……

郑州11中举办第六届“最美师生”颁奖典礼

  冯军福 褚海洁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校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土,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成就未来的殿堂……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郑州11中”)始终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将“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的标准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努力践行“求有知健体,达喻事明理”的校训,不断提升教育品质,营造“现代、多元、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朝着“教学高质量,师生高素质,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的全国名校目标迈进。

  “近年来,学校将文明校园建设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思路,丰富文明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为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郑州11中校长郭勤学说,如今文明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每个师生都争做校园文明的创建者和守护者,文明之风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党建引领凝聚创建之力

  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做好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关键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忠诚担当之心,汇文明创建之力。

  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过程中,学校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做人生导师”三大品牌,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亮特色,形成了党建与文明创建互融互促、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

  “学校深入推进‘人生导师制’,引导全体党员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从思想引领、心理疏导、生涯规划、学业帮助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给予辅导,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校党委书记杨志娟谈道。

  耐心细致的张锦老师,发现班里一个学生家境困难、性格孤僻,见了老师和同学总是躲着走。张锦老师默默注视着、关怀着他,并特意在他生日那天准备了蛋糕,和学生们一起送上“生日惊喜”。“好多年没有过生日了,谢谢大家!”手捧蛋糕的张同学,从此打开了紧闭的心门。在写给张锦老师的感谢信中,他说道,集体的温暖驱散了压抑在心中许久的孤独感,当全班唱起生日歌时,眼里的泪止不住地流。

  在郑州11中,像张锦这样德才兼备的党员不在少数,有乐观积极、认真负责、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的杨静老师和常识老师;用爱和责任点亮学生生命的丁杰老师和王东方老师;洋溢着青春活力,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的季庆贺老师;敬业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杨征老师和胡森林老师……在党旗指引下,他们用一颗颗对教育事业的无悔丹心,彰显着师者的担当,播撒着文明的星光。

  立德树人铸牢思想之魂

  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如何,从学生身上能找到最直接的答案。

  去年7月底,郑州汛情还未结束,疫情又来势汹汹。来不及整顿,顾不上休整,郑州11中的青年学生、广大校友迅速切换“战场”,投入“战斗”,“十一志愿红”又一次出现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今年3月份,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每周六中午的时间,开展“万名团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清理绿化带和道路垃圾,整理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

  多年来,郑州11中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浸润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延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向上向善,着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承办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主题团日暨郑州市2021年新团员入团仪式,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红歌合唱比赛、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为了让思政课生动活跃起来,学校实施“三精”工程,即规划精品课程、开展精彩活动、设计精华路线,强化知行合一,以“大视野”“大格局”做好“大思政课”建设。校内在教学楼连廊、党团建长廊设置专栏,让同学们在“行走”中了解历史,感悟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校外打造“黄河文化”“国家中心城市”“红色基因传承”3条研学路线,挖掘、利用区域思政教育资源和价值,带领同学们走进黄河博物馆、豫西革命抗日根据地、中原英烈纪念馆、中铁工程装备盾构机研发与制造基地等,把党史从书里“搬”到了学生心里。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郑州11中于2011年开始承办新疆高中班,现有学生664人。一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路。打造“认同教育”民族团结特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时代背景、河南新疆两地特色、学生成长需要等因素,强化“五个认同”;举行“我的中原年”系列活动、云端中秋诗会、清明节书画展、山河祖国研学课程、优秀学子励志游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党史情景剧大赛、《长津湖》爱国主义教育观影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辐射带动拓展育人之路

  文明创建路上,郑州11中没有独善其身,而是把帮扶共建、辐射带动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3000里外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资源贫弱,师资力量不足,牵动着中原教育人的心。郑州11中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工作室主持人郭勤学带领学校优秀教师,分三批赴凉山喜德中学支教,将郑州11中经验从黄河岸边送到川南山区。在帮扶活动的影响下,喜德中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2020年高考创近20年的最好成绩。郭勤学校长被山区孩子亲切称为“大山里撒播爱与阳光的人”。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强校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郑州11中积极与帮扶共建学校通过资源互享、教师互学、学生互动等措施,为乡村未成年人开展课外教育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

  打破校园“围墙”,拓展育人途径。携手登封市徐庄镇孙桥小学开展农村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赴新密市柳沟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按需开设体育、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在郑州11中的帮扶下,孙桥小学“春芽儿”舞蹈社团被评为登封市星级优秀学生社团。

  线上线下同步,点亮智慧课堂。疫情期间,郑州11中坚持通过钉钉课堂开展线上教学,录制专题课程视频,扎实推进共建工作全面深入,为乡村困难学子送去优质课程。

  以文化人树立文明之风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优雅安静的校园图书馆里,学子们静心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校园文化活动上,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雏凤清音”经典诵读活动、国庆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科技体育艺术节等,彰显青春活力;体艺赛事上,田径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奋勇拼搏,夺得3金1银的好成绩;篮球队获得2020年河南省中学生篮球赛事大满贯;舞蹈团受邀参演郑州市春节团拜会、郑州市迎新春文艺汇演、郑州市第八届教育艺术节现场展演等活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文明创建,需要文化滋养。近年来,郑州11中校园文明环境不断改善,师生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校文明水平不断进步。校训石、校训塔、名校友墙、校歌墙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符号承载着学校精神,名校友课程激励学子不断前行。

  学校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看,学生观看宣传展板、文化长廊,参观校史馆等;听,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播报相关节目,LED显示屏定期播放国际国内要闻、科技知识、文史纪录等节目;讲,邀请专家和名人进校园开讲座,举办名师文化讲堂等;悟,最美师生评选、18岁成人礼、“两争两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文明之花魅力绽放,美好教育硕果累累。扎实有序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为师生的不断成长和学校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强劲动力。一年多来,文明之花在校园灿烂开放。郭勤学校长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陈盼盼老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敬小娟老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樊系老师被评为“郑州市最美教师”;百余位老师在师德师风、文明创建、教育教学等方面获市级以上表彰。同时,学生有近百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励,其中在五项学科竞赛中,共有28名学生获得省级奖励。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学校在办人民满意学校、推进美好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平安建设基层创建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郑州市唯一一所连续30年荣获“郑州市普通高中教学创新先进单位”的学校。

  新程如画抬望眼,长风破浪正当时。学校将以“全国文明校园”作为新的起点,创立人教育品牌,做立德树人先锋,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引领学校更上层楼,再创辉煌!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