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娱 >正文

玉鹰出土,揭秘“鹰城”的前世今生

大河报   |   记者黄婷 热度:
2022-04-21 19:21:04

在平顶山博物馆,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鹰形玉器,玉料白色泛青,微透明,这件泛着温润光泽的玉制“鹰”,作为平顶山市徽镶嵌于城市雕塑之中。

平顶山博物馆的应国印象馆展厅,迎墙中心位置就是白玉线雕鹰图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黄婷文平顶山博物馆供图

  在平顶山博物馆,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鹰形玉器,玉料白色泛青,微透明,这件泛着温润光泽的玉制“鹰”,作为平顶山市徽镶嵌于城市雕塑之中。

  1986年在应国墓地出土的这件白玉线雕鹰,长2.2厘米,宽5.7厘米,重16克,玉鹰头顶和右翅有天然褐斑,古匠人有意运用“俏色”手法就势雕琢,鹰作展翅飞翔状,以嘴衔翅,形成一个穿孔。双翅前端亦各有一个小穿孔,鹰眼、鹰背、羽翅均为线雕。两爪作长条形,卷曲于身下。头部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身体则用平雕的手法雕成拱形。

  这件栩栩如生又形神兼备的白玉线雕鹰,让每一位观者都惊叹这两千多年前的精湛雕琢技艺,它至今仍散发着的温润光泽,无声地倾诉着“鹰城”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古应地先民们的文化习俗。

  “鹰”字铭文确认应国贵族墓地

  4月15日,记者和平顶山博物馆研究馆员娄金山,一起来到了平顶山市应国墓地遗址。“你看这里,这些参差不齐的土层,就是上世纪70年代村民烧砖取土造成的,”娄金山所指之处,是一片植被茂密的小树林,土层断面处早已长满了绿草,“1986年我大学毕业后,背着包裹就是到这里报到,参与了当时应国古墓群的出土发掘,在这里一驻扎下来就是整整十年。”

  娄金山告诉记者,平顶山市在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曾经是古应国的所在地,在平顶山白龟山水库西北隅的淹没区内,原来有一个滍阳镇,这便是古应国故城。

  来到应国墓地遗址的中心位置,娄金山说:“古人认为地势高的地方风水好,加之这里土质细腻,于是成为了应国贵族墓葬的首选之地。这道南北长2400米、宽100米的狭长土岗,俗称滍阳岭,应国墓地西临应河,隔河与伏牛山的余脉——应山相望,南濒白龟山水库、沙河(即古滍水)。上个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在滍阳岭上烧砖取土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经过考古工作者考证青铜器上的‘鹰’字铭文,确认了滍阳岭就是西周应国贵族及其后裔的墓地。”

  应国墓地发现白玉线雕鹰

  把时光回溯到1986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顶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应国墓地一号墓进行了发掘。据墓中残留骨骼观察,墓主人是一中年男性。棺内随葬器物主要为墓主人生前佩戴的装饰品,多属玉质,分布于骨架周身,白玉线雕鹰位于墓主人盆骨处。除玉鹰外,还出土有玉琮、玉蝉、玉璜等其它玉器。

  娄金山告诉记者:“这件白玉线雕鹰具有族徽的意义。从所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象形字‘鹰’来看,它是由‘鸟’字外加‘广’字组合而成。加‘广’字之意,非指一般鸟,而是特指胸肌发达并能持久高飞的鸟,也就是鹰。因此可以判断,一号墓是应国墓地西周晚期的一个应侯墓。”

  自1986年至2006年这二十年间,娄金山所在的考古工作队,在平顶山滍阳岭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出土铜、陶、骨、玉石、贝蚌等各类遗物达万余件,揭示了这一湮灭已久的中原古国的历史文化面貌。

  “鹰城”之名源自玉鹰

  应国文化丰富了平顶山历史,造就了平顶山文化。在甲骨文中,应国的“应”字与“鹰”字是同源字,应国的都城应城即鹰城,应人以鹰为图腾以示崇拜,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大量出土的以鹰为形象的文物,佐证着鹰是应国的文化符号。应国墓地白玉线雕鹰的出现,与应国文化相得益彰,遥相呼应。

  1987年,时值平顶山市建市30周年之际,古文字专家、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将鹰城作为平顶山市的别名,以纪念这一地区曾经出现过的辉煌灿烂的古应国文明。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将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的玉鹰的形象作为平顶山的市徽镶嵌于城市雕塑之中。从此平顶山有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别名——鹰城。“鹰城”由此而来,寓意着平顶山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的发展势态锐不可当。如今,“鹰城”这个别名早已深入人心,而鹰之精神也成为平顶山的城市精神。

  应国的由来和兴衰

  走进平顶山博物馆,应国印象展厅陈列的五鼎六簋青铜器,标明了应国诸侯国的礼制地位。应国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有关它的历史,古代文献记载很少。应国地域大致是南起南阳盆地,向北到达汝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平顶山一带,包括平顶山市区、宝丰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郏县与汝州市的部分地区。在应国墓地发现之前,人们对应国的认知较少。上古传说东夷族雁氏和西北方炎帝族勾龙氏联合成应龙氏,在黄帝大败蚩尤的涿鹿、阪泉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定居于今山西省应县和雁门山一带,后迁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定国都滍阳。

  《水经注·滍水》中记载:“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也有应国的记载。安阳殷墟卜辞《续》3·30·6记载:“庚子卜,在己其,贞王步于应,无灾?”商代中叶,应国与商王朝因地域相邻,且同源同宗,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应国的国君时常去朝见商王或向商王朝进贡。商王也不断关心应君的情况,或亲自前往应国巡视、田猎。应国在这一时期已是一个护卫商王畿地的较为强大的属国,实为商王朝西部十分重要的屏障。商纣王末年,周文王为翦商之计,先灭掉耆(qí)国、应国。周武王得以长驱直入而灭殷商。

  据《左转·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应国者为武王第四子应叔,爵称应侯。由于这次是在应国故地上重新分封,故而沿袭其旧国名仍称应国,后都城迁至今河南平顶山原滍阳镇一带。

  第一代应侯深得成王的赏识和信任。之后,应侯在帮助周公平定叛乱时立了大功,《诗·大雅·下武》记载了应侯受到成王的夸赞:“媚兹一人,应侯顺德。”并被誉为“应公”。

  公元前7世纪初,应国为楚国所灭,立国约360年。楚国灭应之后,将应君和宗室成员及部分贵族分别遣散于楚国内地,今湖北省的应山、应城,湖南省的应水等地名,都与此有关。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