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南昌舒蕾生物科技园的实验室里,吉安一中毕业生温星花正戴着护目镜记录洗发水原料配比数据。“原来一瓶产品的诞生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每个细节都关乎用户体验。”她感慨道。近日,包括温星花在内的50多名被资助的大学新生加入由舒蕾发起的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公益活动——“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这场公益活动持续了7天,从“资助上学”延伸至“助力成长”,用一场沉浸式职场体验、一次次导师对话、一套长效帮扶机制,为这群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江西青少年铺就了更完整的成长之路。

十年深耕:从“阳光助学”到“成长护航”的公益升级
2022年,舒蕾向吉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设立“舒蕾慈善助学基金”,以“分10年捐赠、每年100万元”的节奏,开启系统性教育帮扶。在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开设“阳光班”,帮助困难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同步开展“舒蕾慈善圆梦助学”活动,为大学新生提供一次性入学资助。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惠及300余名学子。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但帮扶不能止于‘供学’。”舒蕾副总裁陈健斌表示,企业调研发现,部分受助学子虽顺利升学,却因缺乏职业认知、社交经验等,在大学适应期面临“新迷茫”。基于此,2025年企业创新推出“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将公益焦点从“解决上学难”转向“助力成长好”,通过7天沉浸式职场体验、金牌导师辅导、长效帮扶机制,构建“学业支持-能力培养-社会融入”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七天实践:从“职场小白”到“未来主人翁”的蜕变
50多名大学新生走进舒蕾南昌生产基地,开启了一场为期7天的“职场初体验”。他们被分配至研发中心、生产车间、质量部等核心部门,化身“见习主管”,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参与原料检测、配方调试、成品灌装等全流程操作。

“乳化车间的温度控制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这直接影响洗发水的稳定性。”温星花在实验记录中写道。研发中心内,吉安一中毕业生刘逸熙跟着导师用显微镜观察头皮细胞状态,“原来去屑产品的研发要兼顾清洁力与温和性,这颠覆了我对‘简单清洁’的认知。”
除了技能学习,活动特别设置“成长必修课”。舒蕾研发中心负责人董朝春结合自身28年从业经验,分享“目标管理”心得;工程部总监田裕乐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学生的社交破冰能力。“以前觉得职场是‘单打独斗’,现在才明白团队协作才是核心。”学生郭征旭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
更让学子们暖心的是“长效帮扶”,舒蕾还承诺为这些受助大学生免费提供大学四年洗护用品,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民族品牌的“长红密码”:责任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从“阳光班”到“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舒蕾的公益实践始终紧扣“育人”内核,折射出民族品牌的深层价值逻辑。
正如舒蕾董事长黄锋所言:“企业的利润来自社会,更应回馈社会。”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担当,让舒蕾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有温度的国货”形象。
从“供学”到“育人”,从“单向捐赠”到“双向赋能”,舒蕾始终贴合青少年需求迭代公益模式。此次“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将产业资源(工厂实践、产品研发场景)转化为教育动能,解决了学生“职场认知空白”的痛点。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受益,更点燃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也要像舒蕾一样,用专业知识回馈社会。”学生刘逸熙的话,道出了许多受助学子的心声。舒蕾副总裁陈健斌表示,“舒蕾的公益希望做到的不是‘一次性给予’,而是‘终身影响’,为青少年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7天的实践,50多颗年轻心灵完成从“迷茫”到“笃定”的蜕变。十年坚守,千万公益基金播种下“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舒蕾用行动证明:民族品牌的“长红”,不仅在于产品的创新与品质,更在于将社会责任融入血脉——当企业把“帮助他人成长”视为使命,公益便不再是“任务”,而是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共生之道。正如温星花在实践日记中写的:“今天的‘小大人’,终将成为明天的‘顶梁柱’。”
从实验室到人生课堂 “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赋能青少年成长
在江西南昌舒蕾生物科技园的实验室里,吉安一中毕业生温星花正戴着护目镜记录洗发水原料配比数据。
在江西南昌舒蕾生物科技园的实验室里,吉安一中毕业生温星花正戴着护目镜记录洗发水原料配比数据。“原来一瓶产品的诞生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每个细节都关乎用户体验。”她感慨道。近日,包括温星花在内的50多名被资助的大学新生加入由舒蕾发起的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公益活动——“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这场公益活动持续了7天,从“资助上学”延伸至“助力成长”,用一场沉浸式职场体验、一次次导师对话、一套长效帮扶机制,为这群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江西青少年铺就了更完整的成长之路。
十年深耕:从“阳光助学”到“成长护航”的公益升级
2022年,舒蕾向吉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设立“舒蕾慈善助学基金”,以“分10年捐赠、每年100万元”的节奏,开启系统性教育帮扶。在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开设“阳光班”,帮助困难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同步开展“舒蕾慈善圆梦助学”活动,为大学新生提供一次性入学资助。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惠及300余名学子。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但帮扶不能止于‘供学’。”舒蕾副总裁陈健斌表示,企业调研发现,部分受助学子虽顺利升学,却因缺乏职业认知、社交经验等,在大学适应期面临“新迷茫”。基于此,2025年企业创新推出“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将公益焦点从“解决上学难”转向“助力成长好”,通过7天沉浸式职场体验、金牌导师辅导、长效帮扶机制,构建“学业支持-能力培养-社会融入”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七天实践:从“职场小白”到“未来主人翁”的蜕变
50多名大学新生走进舒蕾南昌生产基地,开启了一场为期7天的“职场初体验”。他们被分配至研发中心、生产车间、质量部等核心部门,化身“见习主管”,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参与原料检测、配方调试、成品灌装等全流程操作。
“乳化车间的温度控制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这直接影响洗发水的稳定性。”温星花在实验记录中写道。研发中心内,吉安一中毕业生刘逸熙跟着导师用显微镜观察头皮细胞状态,“原来去屑产品的研发要兼顾清洁力与温和性,这颠覆了我对‘简单清洁’的认知。”
除了技能学习,活动特别设置“成长必修课”。舒蕾研发中心负责人董朝春结合自身28年从业经验,分享“目标管理”心得;工程部总监田裕乐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学生的社交破冰能力。“以前觉得职场是‘单打独斗’,现在才明白团队协作才是核心。”学生郭征旭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
更让学子们暖心的是“长效帮扶”,舒蕾还承诺为这些受助大学生免费提供大学四年洗护用品,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民族品牌的“长红密码”:责任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从“阳光班”到“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舒蕾的公益实践始终紧扣“育人”内核,折射出民族品牌的深层价值逻辑。
正如舒蕾董事长黄锋所言:“企业的利润来自社会,更应回馈社会。”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担当,让舒蕾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有温度的国货”形象。
从“供学”到“育人”,从“单向捐赠”到“双向赋能”,舒蕾始终贴合青少年需求迭代公益模式。此次“舒蕾小大人成长计划”将产业资源(工厂实践、产品研发场景)转化为教育动能,解决了学生“职场认知空白”的痛点。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受益,更点燃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也要像舒蕾一样,用专业知识回馈社会。”学生刘逸熙的话,道出了许多受助学子的心声。舒蕾副总裁陈健斌表示,“舒蕾的公益希望做到的不是‘一次性给予’,而是‘终身影响’,为青少年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7天的实践,50多颗年轻心灵完成从“迷茫”到“笃定”的蜕变。十年坚守,千万公益基金播种下“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舒蕾用行动证明:民族品牌的“长红”,不仅在于产品的创新与品质,更在于将社会责任融入血脉——当企业把“帮助他人成长”视为使命,公益便不再是“任务”,而是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共生之道。正如温星花在实践日记中写的:“今天的‘小大人’,终将成为明天的‘顶梁柱’。”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